reading

A collection of 25 posts
reading

看完了「Shards of Earth」

1. 总算看完这本小说了,为何提着总有股交待的味道呢?因为这本书我看了得有3个月吧。21年11月25日开始阅读,断断续续地拖到今天,在飞机上才给读完。不是说不好看,只是说很难让我全身心地投入阅读,哈哈,说的好像这本书确实不好看一样。这本书确实好看,不好看我肯定就放弃了。而且我对作者是很有好感和信心的,毕竟之前阅读过他的 「Children of Time」 [https://blog.colors4.us/kan-wan-children-of-time/] 。那本书的想象力突破天际,和「A Fire Upon The Deep」(深渊之火)有的一拼。 2. 我的摘录可以在这里看到 [https://kindle.colors.eu.org/books/1023b89dcbd92ff6509f6500e772146c.html]。 3. 大众的评论就说这是一部太空歌剧。我看完觉得,小说就是说人的故事,只是给出了不同的设置背景;但是归根结底,书写的好不好,就看你人性说得有没有冲击力了。
6 min read
reading

看完了「one-straw revolution」

我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囫囵吞枣般读完。摘录可以在这里看到,请点击我 [https://kindle.colors.eu.org/books/b2507036380dc62c717df9b2924e13e1.html]。 1. 为何读这本书。goodreads评分高;希望更换一下口味;刚好推上也有人在看。 2. 看了序,可能是讲食物革命的吧。开篇就提起解决全球饥饿问题,碰巧这几日还有新闻说让Musk捐出2%的个人资产就能解决全球饥饿问题。有那么简单就好了,我不了解后面的道理,但这么信口开河也是有点搞笑。补充一下,今天Musk怼回去了,你先说计划,可行马上卖股票。完了加一句,所有的支出都要透明。 3. 作者的想法很偏激啊,日本容易出这类人吗?有种本末倒置的感觉,医生和护士变得有需求,是因为环境更容易让人得病;正式教育变得必须是因为这是每个人交往的前提。当作者在种地时,就考虑,我能不能不做这个,能不能不做那个,都去掉后,农业就变得很容易了。作者也说了,当事务deviates from its natural
7 min read
reading

看完了「1Q84」

1. 我搭了个clipping的网站,本书的摘录,请点击我 [https://kindle.colors.eu.org/books/8515965de17c397118c0135e0d932978.html]。 2. 这本书太长了,花了我22天才阅读完成;3本册子下来,按amazon的说法,活生生的1184页;是真把我看伤了。搞得我现在下一本书不知道该如何起步。哈哈。 3. 作者写得很好啊,翻译也不错。语言简单,看下来就顺势读下去就好了,流水账般;但就是能把事情说清楚。除了文中的perceiver \ receiver 机制没看明白之外,都还不错。平白的叙事中,就把故事展开了。一开始看以为是科幻,感觉不像,应该是奇幻吧。最后定了,是披着奇幻外衣的爱情故事。青豆和天吾的爱情故事,只是在10岁那一年握了下手,之后学校分开就再也没见过了,两人就一直迷恋对方到30岁。作者也是厉害,这么夸张离谱的爱情,偏偏在故事下能让人边看边点头:“这个符合逻辑的。” 4. 书太长了,看得我又放不下手做笔记,
4 min read
reading

Tell Me How It Ends: An Essay in Forty Questions

1. 这是一本极短的书,题目描述地非常准确,是篇论文。即使短,8月7日开始阅读,13日才完成。 2. 作者是西班牙语的翻译,为违法越境的南美小孩提供翻译,在法院提供证词,最后帮助他们拿到在美国的居留许可。 3. 本文就像是一本越境指南,要做什么,不要作什么。 4. 作者自己也是南美人,等待绿卡获批准。所以天然地,她是站在小孩那一边。文字偏向性非常强烈,而且反川普。 5. 题目40个问题是指越境后的小孩在送到法庭前会被问到的40个问题,比如:a. 你是如何过来的;b. 你家里还有谁; c. 如果回去,你会收到迫害吗?d. 在这边,会有谁帮助你和你一起住?e. 你爸妈在哪儿?f. 路上有没有人对你实施犯罪? g. 你有没有上学? h. 你为何要来美国? i. 你的姓名?j. 你在哪儿出生?k. 你有没有参加过犯罪组织?
14 min read
reading

American Gods by Neil Gaiman

这本书一年前曾经打开看过,因为名气很大,获得了02年雨果奖和星云奖。「三体」也才获星云奖提名,获得雨果奖。我想着如果这个奖项比「三体」还大,那是不是意味着应该也好看。而且那时候是剧荒,本打算看剧,但是我又坐不下来;要不就看youtube里面的简介吧。打算点开之前,我劝住自己,这么好的机会不打算看看书尝试一下吗?于是就又拿起这本书来看,前后只在上下班路上看,花了1个月时间,是的算好长了,因为我看的上一本书「Project Holy Mary」只用了一个周末。 书是挺好看的,但没有可比性。我是个科幻迷,但这本书是个奇幻小说。所以,不要在这里期待会有什么科技、外星人之类的故事。很难持久看下去,如果没有耐心或者是网文爱好者。故事讲得非常慢,只能在和各个人物交谈过程中,才能慢慢揭露出美国众神的背景和面目。其实神也像人,人为了钱,神为了一根香;神把人身上所有的优缺点全部放大了。整本书反转还不多,但是到反转的时候,令我毛骨悚然。作者在结束时候,把开篇的每一个大坑都慢慢填上了。主人公Shadow就让我想起我以前在越南旅游时候,问同座车上的老外能不能一起搭伙玩时,回答我you
35 min read
reading

最近看的几本书介绍

哈,上一篇博客刚好在365天以前。这一年真是发生好多事情,让我慢慢补起来吧。 Deacon King Kong 这本书说了一个黑人社区的奠基、成长和衰落。主角是个70多岁的老头,不忍心看到社区的衰败,总寄希望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从拿枪差点崩掉了贩毒的年轻人开始,我看到了整条故事线,以及围绕这条故事的每个人的参与和反应。出现过黑人,警察,意大利人,贩毒者,杀手。每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每人都不可避免地缠绕到故事里面。没有特定的坏人,也没有特定的好人。故事从社区不知道为何会每月收到奶酪开始分发作为起点,不停出现奶酪;结束时候终于隐晦说明奶酪为何出现,而这个原因刚好把每个人都拉进去了。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黑人slang语言,如果让英语老师来看,会强迫症到自杀。而我的角度反而是极富生活气息,看起来轻快舒服。 好看推荐。 Code Name Hélène 这是一个述说二战中的一个奇女子,敢爱敢恨,勇敢追求自己的信仰的故事。en,可能都不能算是故事,因为这是历史真实存在的人物。 书的写法就是现在和过去参杂在一起讲述,最后时间线汇合在一起。能够看到女主是如何坠入爱河,如何为爱情做出勇敢的
12 min read
reading

读完「Pachinko」

「Pachinko」这本小说有种魔力,拿得起就放不下了,必须一直看。这是所有写得好的小说的共同点。就凭这个,也应该推荐给大家看看。英文极简单,有个四级就能看下来;行文平淡,不会刻意用夸张地形容,但是在每个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又有那种波涛大浪的感觉,类似看路遥、阿耐的小说,或是Ken Follet写的东西。我个人看起来不知道是缺点还是优点的是,时间跨越很大,每一段时期都有一两个主角,主角之间的转换略显生硬。很多时候感觉是还在这个主人公时,其实已经跨到下一个了。有的时候写出来的情节,也没有后续发展,不知道写出来是为啥,难道是为凑字数吗?也许作者有其他用意,我只是没法发现。 这本书为啥好看呢?因为写的是普通人的生活,有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这八个字在小说里面全部有;没有金手指,没有不合常理的地方。摊开到1900-1990这一段在日韩国人的奋斗,或者说,活下去的经历,没法不让人感动。 好,举几个例子。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考上了早稻田大学的Noa,发现生父不是一直以来爱戴的Isak,而是提供他学费的Yakuza大佬Koh Hansu时候,他内心崩溃了。一辈子活下来都在找认同感的他,一下子没有
7 min read
reading

看完children of time

断断续续看完这本书。感觉太厚太长了,不是逼着自己,根本就是无法完成这本书。所以跨了年才完成。 另一方面,又觉得这本书写得极好。完美交代了各个情节发展的逻辑,挖的坑都能埋上,最后也有皆大欢喜的结局,是读者喜欢的书。 人类和人类培育意料之外进化出来的蜘蛛,争夺全宇宙最后一个栖息地。这个情节一想起来就是爆品,很有看头,推荐。
1 min read
reading

看完 Rendezvous with Rama

这本书是在推上有人推荐看的,我想了一下,也感觉看了那么多现代的小说,为何不试试以前人写的科幻小说,刚好也可以换换口味。 结果看下来,这本书根本不像是1970年代的小说,那时候的科幻小说放到现在也是科幻小说。 可读性很强,文字读下来在我快要放弃时候,总会来几个峰回路转,出了问题,一两章节就全部解决,感觉是浅尝辄止,写得不深入,清风拂月般。 最后能支持我读下来的总是心中的期望,很想知道raman突然发声,和人类直接来了个真正的first contact。 最后rama的飞船到太阳那边打了些燃料就继续上路了。也许一路上什么也不说就是最大的傲慢吧。
1 min read
reading

看完 the girl who played with fire

看完之后的感觉就是主角真的在玩火。 被人污蔑杀人后,不回应不拒绝,全让好心人来帮她解决官司。 不知道是不屑还是懒。看完只是觉得,故事情节分散,重点不突出,没有看完第一个故事电影的惊艳感。 书还挺厚。难得我在上下班时候不停拿出来看看,翻翻。也不觉得,一礼拜就看完了,虽然还是慢,但已经比以前快很多了。
1 min read
reading

看完Dark Matter

这本书构思非常不错,有种之前看的pilgrim那种拿起就无法放下的感觉。 一开始只是很简单的中产阶级的生活。随后发生的绑架案,然后醒过来发现自己在另一个平行世界,对于作为读者的我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也能够想象到的。 很多的篇幅放在了不同世界的探险,这其实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凸显主人公对自己家人的爱,才能一直找到自己回家的路。必不可少,也为书本添加色彩,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本书非常合适拍成电影。 然后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回到了自己的世界,想要夺回自己的生活,我一看进度才75%,感觉后面故事还能有很多,但就是想不起故事还能怎么发展的时候。作者峰回路转地来了个无数的主人公返回世界的情节,这真的是很棒的设定,符合逻辑也让我很吃了一惊。我能想到故事唯一的结尾是主人公,杀出一条血路出来,或者是和所有其他的复本一起主动黯然离去,这样的结尾只是平铺,读者不会喜欢的,不过厉害的作者又来了一个新的回转,把所有问题就一次性都解决了,没有过分的流血,没有冲突。 这是电影人最喜欢的剧本了,一定会拍成电影的。到时要去看看。一个礼拜抽空看完,也算是挺爽的。
2 min read
reading

看完billion dollar whale

这本书应该是断断续续地看完的,在2月份时候。我只能说,我被震惊了。 1. 被政府的钱这么好骗震惊了; 2. 被骗钱的人无脑挥霍震惊了,完全不像是华人的做派;也许是刚搭上权力的快车让他产生的迷之自信吧; 3. 没有权力是永恒的,尤其是投票制的国家,你看Najib现在出现在电视上就是受审; 4. Jho Low很牛逼阿,到现在还能藏在中国政府的庇护之下; 5. 钱是一个中介物,可以用来兑换任何想要的服务和商品,使用这个中介物不能无脑,要有度,有自知之明,具备如果有一天没有这个中介物的觉悟,没有这些,钱犹如黄粱一梦,过眼云烟,你也只是钱在这个世上的一个有限期间的拥有者; 6. Jho Low表现地和美国底层人士一样没有目光,低评; 7. 英语确实很重要,好好学习吧。
1 min read
reading

Educated: A Memoir

这本书出现在比尔盖茨、奥巴马、纽约时报等的推荐名单时,我总有个感觉是名不副实的,即使那个时候还未开始看这本书。你们看,这是非常错误的,不应该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给出评价。 书里讲了一个姑娘在17岁之前从未上过正规的学校,而最后获得了剑桥的博士学位。我一开始看到简介时候,还以为它讲的是作者如何负重从没有受过教育到获得了世界最好学位的故事。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学术只是她改变命运的一个契机。而实际上,这本书讲得更多的是,她如何站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她作为一个摩门教徒的女儿,一个有bipolar的父亲和兄弟,一个毫无担当的母亲的环境下,做自己想做和敢做的事情。 文章行云流水,拿起就放不下。有很多生僻单词,也可能和她的教育经历有关系。推荐给所有的朋友看。 我无法想象,当自己的女儿受到他人攻击的时候,父母会坐在边上无动于衷。而在女儿想要恢复受伤的心灵时,父母还希望通过一遍又一遍重复相同的谎言而来消除女儿的记忆。接受的女儿和儿子永远留在家里,不接受的出来写了这本书。 Educated: A Memoir (Westover, Tara) * Your Highlight on Locat
20 min read
reading

The English Spy

这本书语言简单,合适初学者阅读。作者写这本书时候很轻松,写明请不要随意代入。虽然附上了不少亦真亦假的情节,但是看起来还是很真实。是的,虽然我不是在间谍的世界。有时的转折和假设也能让我看到作者的跳跃,或是骨骼轻奇的思维。比如,炸弹后咋就突然就得出俄罗斯人在背后搞鬼呢?后来想到俄罗斯下毒前叛逃间谍,英国人也是毫无理由地指责起来也就释然了。里面让我最喜欢的是两个情节。一个是低调代入邮船的厨师炸杀前公举,所谓千里杀人拂袖而去,了无痕迹;另一个则是跟踪katerina,最后发现跟踪的是炸弹,我竟然再次没发现自己在看英文或是小说,而是妥妥的,imax即视感。 好看的书,推荐,如果你要学习英语,打发时间。
1 min read
reading

The North Water

这本书看得很快。是在西班牙旅游间隙以及回来下班时候看的。是的,我还是无法做到爱不释手的程度,但是相信我,在英文阅读上,应该进步很大了。没有排斥英文就是最大的进步。 书里写了个运气超好的外科医生,捕鲸船沉了冰天雪地里都能活下来。书里以他的视觉展开了在捕鲸路上以及之后发生的事情。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Drax。这个人在暗黑的社会里长大,做事只依喜好,无言道德。人坏到极致,反倒能让人不觉得反感。恩将仇报,以怨报德这类只在武侠小说里的桥段和人物在这书里才出现。是的,这很中文。 作者简介里是在大学里教写小说的。文笔流畅,出色到一种程度,只用第一章的几页故事描述,就给我产生了欧洲中世纪暗黑的环境,人生存到最后持有道德的反而被自然淘汰。虽然不是真的,看下来还是不寒而栗。 情节最后是现在电影常见骗保的段子,主角逃出生天,带着一笔财富。一切都好。
1 min read
reading

story of your life

我仍然是有这样的恶习的,看完一本小说,如同完成一个任务。任务的终部是需要立一个标志,在这里,就是这篇文章,证明我读过,至于是味同嚼蜡还是甘之如饴,我只能抱歉地说一句,哥记忆力不好。 想看这本书实际上是非常偶然,16年末电影出来了,是Amy Adams和Jeremy Renner一起拍的,我在看到trailer就不可避免地对自己说,一定要看这部。追完电影后,又想要继续追原著,就有了本文。 是部短篇小说集,头尾花了三四个月来看,很多故事都忘记了。我能记得的就是作者Ted Chiang能拿星云奖不是盖的。有一篇说的是人类在未来有了选择,可以在脑袋安装一个叫cali的机器,从而对一切的美丑变得不敏感,在人和人交往把这个因素排除后就使交流效率提高。故事很新颖,写法更离婚。作者写下来是用各个人,组织,团体对这个看法的采访稿进行推进的,读者在读新闻稿的时候逐渐对整个事件有了直观的了解,作者写作目的也就达到了。我只能说,作者想象力没有边界,美国深陷白左漩涡,事必说权力,必说文化多样性,我似乎看到了50年后美国的衰落。 你一生的故事就是电影了,不再多说。 好看的,推荐一下。
2 min read
reading

I am Pilgrim

今日打算好好看本kindle。幸运的是,我选择了I am pilgrim. 和其他我看了开头就没有追下去而死命逼自己要看下去的书不同,这本书不会让人有种在看英语的感觉,是真的为了看内容而认真阅读的,这样的书,不好找。 我要做个剧透。这是本非常合适拍成电影的书,如同上一本我看的雪人,那本更是给我一种为了拍成电影而写的剧本。 主角是个富豪二代,有理想有追求,在哈佛获得医学博士之后被政府招募成了间谍。……,做了几年感觉累了,就按正常途径退役了。政府当然就给了一个新的身份,他也成功地在巴黎以一个对冲基金经理人的身份驻扎下来。闲暇之余,以迈阿密一名已死FBI探员身份写了一本无趣的类似于施公断案的小说。很无趣,但是放到高手眼里就是震惊地下巴要掉下的那种。 有这么一个二逼警察,因为一件案子破不了,人生突然陷入低谷,直到有一天他看到这本书,说这个人就是我找到的军师,有他在,我肯定能破案,于是他进行了如下的动作,还真给他找到了。 1. 书里提及了一种贵族的棋类运动,他搜到全国只有125家学校提供训练,于是拿到大名单。 2. 每个人都对过去,发现有一个很有意思,在读完哈佛后就消失了,没有留下任
12 min read
reading

看过的书

最近拼了老命的在看kindle。可能是因为刚拿到voyage,也可能确实想要看英文书,因为实在是中文没有好看的小说了,起点那些已经都有些看腻了,在看了十年之后。 Ordinary Grace 这本书的选择仅仅是因为它是4颗半星的评价和一个whatever titled的bestseller,恩,这年头在amazon kindle store上的书为何随便都是bestseller呢?书中用了及其长的篇幅,约有70%,描绘出一个美国乡村的恬静的生活,主角是牧师家里的长子,13岁的年纪的角度来叙述出在他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比如和有口吃的弟弟一起发现了一具刚死亡的尸体和坐在尸体边上的一个印第安人,心中否定了这名印第安人是凶手后,在向警察报告时就隐瞒印第安人存在的事实,小小年纪也有了是非观;或者说,看到自己的姐姐夜里溜出,黎明才溜回来时,也会有心替姐姐做伪等等。前大半本书就是说这些事情,一些看似有些琐碎,但是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是作者有意地描述出涉人的性格或介绍出场,总是有种可看可不看的感觉。直到最后杀人案出现的时候,气氛就骤然紧张。案件的发展,慢慢地引导读者产生了谁是凶手的感觉,然后作者冷水浇
3 min read
life

kindle touch 初始印象

1. 今天收到kindle touch。我非常确定我是相当早获得touch的人。一来订的早,二来直接让朋友寄过来,USPS据说快要破产了,怎么送快递还这么给力(也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吧,-_-!!)。美国到首尔用了6天,快递费是14美元。对kindle fire没有任何心思,对我来说,家里的iPad已经是最给力的了,和airport配合,音箱直接流出无线音乐。 2. 先聊下我用E-ink的历史。最早在08年的时候,买了PRS-500,系统尽管爆慢,但还是用得很开心,每天乐此不疲地拷书,转书,两千块觉得特别值。以致我去看牙医时,医生不干活特地跑过来问这东西咋整,后来去保定工作时,一个早上起床用手撑到了它的屏幕上,没错,碎了,没用后就直接寄给@hidigi了;然后就入了kindle dx,绝对是看漫画的利器,看完漫画就不知道该如何用了,套句别人形容10年5月时在地铁拿出iPad时的话叫,a desperate crying for the attention. 我非常不好意思在公共场合拿出来。3800从希腊白入的,3000在
6 min read